作者:王柯平(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)
摘要:西方古典批评,从希腊古风时期绵延至基督教初期,前后长达14个世纪。“古典批评”的主要对象是诗歌与散文,诗歌包括史诗、颂诗、哀诗、抒情诗、悲剧诗、喜剧诗、讽刺诗与牧歌等体裁,散文涉及历史叙事、庭议雄辩、公众演说、对话与书信等体裁。按照西方古典学界的权威说法,古典批评的至要遗产包括三部文本——亚里士多德的《诗学》、贺拉斯的《诗艺》和归在朗吉努斯名下的《论崇高》。该文作者王柯平认为,需要加上柏拉图《理想国》第十卷,由此合成四部经典文本,堪称古典批评的理论圭集。亚里士多德的《诗学》,是从艺术哲学角度对柏拉图模仿论的反转性回应;贺拉斯的《诗艺》对拉丁语诗歌创作艺术进行了富有独创性的反思和总结,受亚里士多德诗学思想的影响;“朗吉努斯”名下的《论崇高》,原文是用古希腊语撰写,思想是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。因此,作者认为从思想源流与发展理路上看,将柏拉图的诗论纳入古典批评的核心遗产,委实是合乎情理之举。从历史沿革角度看,柏拉图的文本,依据形而上学的理念论,阐述了涉及艺术创构、再现加表现的模仿论,由此奠定了诗歌之为诗歌或艺术之为艺术的本体论。